晶圓供需深度剖析+盤點全球90余家8英寸晶圓廠產能(附表) | |
發表時間: 2021-01-21 閱讀次數: 字體:【大 中 小】 | |
近期,芯片行業漲價潮一波接一波,搶貨、恐慌性下單成為業內采購的日常。追根朔源,此次芯片漲價與上游晶圓產能相關。從去年10月開始,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問題特別突出,并由此引發了下游芯片供應緊張、大規模漲價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《國際電子商情》統計了全球30余家企業、90多個8英寸晶圓廠的產能(詳見文末),分析了8英寸晶圓供需現狀及趨勢等問題。 8英寸晶圓的需求來自哪里?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晶圓產能緊張的熱度居高不下。大家都在談8英寸晶圓需求旺盛,但其中究竟包括了哪些需求?具體來看,主要由多重因素疊加所致。《國際電子商情》在下文做了詳細的分析。 首先,新冠疫情引發的“宅經濟”,加強了居家辦公、在線教育、視頻會議等應用,與其息息相關的筆記本電腦、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暢銷,推升了CIS、功率器件、電源管理器件等需求。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,全球PC市場受疫情因素影響正在加速增長。據Gartner統計,去年全球PC出貨量為2.75億臺,同比增長4.8%,是十年來最高增幅。 其次,2020年是5G商用元年,智能手機從4G向5G轉移,后者配置了更多的射頻、CIS等器件。以射頻PA芯片(6μm到65nm不等)使用數量為例,2G/3G手機配備1-2顆,4G手機平均配置3-6顆,5G手機甚至可配備16顆。2020年年中,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報告稱,智能手機CIS的銷量在過去十年間增長了八倍。預估2020年全年,智能手機用CIS的出貨量突破50億顆。 表1. 5G和4G手機對射頻、CIS器件的需求 又據Digitimes Research數據顯示:去年,全球約銷售了2.8-3億部5G手機(2019年5G手機出貨量為2000萬部)。Fabless巨頭高通也預測,到2023年,全球5G手機出貨量將超過10億部。 再次,新能源汽車帶動IGBT、SiC以及SJ MOSFET需求。據麥肯錫統計,平均每輛傳統汽車中功率器件的成本為118美元,而純電動汽車功率器件的成本為387美元,后者功率器件成本是前者的3.28倍。 另外,去年12月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,預計到202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將超過30%,達到180萬輛。 假設每輛新能源汽車(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)平均有370美元的功率半導體成本。2021年,僅在新能源汽車上,就會有6.66億美元的功率器件需求傳導至8英寸晶圓。 圖1 每輛純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功率器件成本結構(制圖:國際電子商情 數據來源:麥肯錫) 然后,5G基站促使MOSFET、電源管理IC需求大幅提升。國內累計開通的5G基站數量,在去年10月就已經超過70萬座。5G信號頻率高于4G基站,其信號的衰減速度也更快,這要求5G基站部署密度不能低于4G基站。當前,我國共計314萬座4G基站,要實現全國5G網絡覆蓋,預計需要建設600萬座5G基站。 最后,云計算中心擴容提升功率半導體需求。5G商用正在帶來海量的數據爆發,這對云服務數據中心的擴容也提出了要求,將帶動電源管理模塊的需求。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,其他需求也值得關注。比如,在國際貿易局勢和新冠疫情雙重壓力下,一些企業為保證后續的貨源穩定,選擇提前簽訂長期供貨合約;6英寸晶圓關廠趨勢明顯,TI、瑞薩、ADI 等廠商計劃在未來 1-3 年內,關閉旗下全部或部分6寸晶圓廠,導致產能需求轉向8英寸;IC設計企業創業潮興起,截至2020年年底,我國已經存在1萬多家芯片設計企業,這也將加劇相關晶圓產能的緊張。 圖2 全球8英寸晶圓市場需求結構百分比% 制表:國際電子商情 來源:SEMI、企業年報 《國際電子商情》在綜合SEMI和企業年報數據基礎上統計出,全球8英寸晶圓市場主要由7類器件構成——其中,MOS邏輯器件約占25%,模擬器件約占22%,光電器件約占16%,功率分立器件約占15%,微邏輯器件約占9%,存儲器件約占8%,傳感器約占5%。 上述器件在快速增長的5G手機、汽車、物聯網等領域有較好的應用,給上游的8英寸晶圓廠帶來了極大的產能壓力。 新增晶圓產能將創新高,但仍無法填補完空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8英寸晶圓一直被視為落后產線,其關鍵設備也面臨停產的困擾。據SEMI數據顯示,全球8英寸晶圓產線數量,在2007年達到200條的巔峰。2008年,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,8英寸產線數量開始走下坡路;直到2015年,全球范圍內只剩下178條產線。 隨著物聯網體系在2015年逐漸鋪開,智能產品、工業/汽車電子應用需求激增,帶來了MCU、電源管理IC、指紋識別IC等器件的大幅增長。此后,業內傳出了8英寸晶圓緊張的消息,一些廠商也開始加強對8英寸晶圓的投資。到2020年,全球8英寸產線恢復到191條,相當于2008年的水平,2021年預計將達到202條,超過2007年的高峰。 ·8英寸晶圓向12英寸轉移有限一般來說,晶圓的尺寸越大,其平均到每顆芯片的成本就越低。從長遠上看,在良率相同的情況下,面積越大的晶圓帶來的利潤率越高。對廠商而言,如果條件允許,它們更傾向于投資12英寸晶圓。同時,一些原本基于8英寸晶圓的芯片,正切換到12英寸晶圓上來,但進程較緩慢,僅不到三分之一的模擬和混合信號器件完成轉移。 不過,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在工藝上存在較大的差異,后者的工藝制程穩定性更難控制,且12英寸晶圓廠建廠成本高。隨著制程越小,光罩成本和設計成本越高。以臺積電的數據為例,制程越小其每個光罩組需要的光罩層數越多,比如130nm制程下每個光罩組需要29層光罩,7nm制程下則需要74層光罩。此外,設計成本、嵌入軟件成本、產能爬坡成本,也都會隨著制程的變小而顯著增加。因此,受成本、特殊工藝的限制,有相當多的器件仍基于8英寸晶圓生產,比如功率器件、模擬器件、電源管理芯片、CIS、指紋識別芯片、顯示驅動IC等。 ·12英寸晶圓也或將緊缺與此同時,12英寸晶圓產線也在持續增加。SEMI最新300mm(12英寸)晶圓廠展望報告顯示:從2020至2024年,保守估計將新增38個12英寸晶圓廠,中國臺灣將增加11個晶圓廠,中國大陸將增加8個晶圓廠,其中還不包括低概率或謠傳的晶圓廠項目。屆時,全球將擁有161個12英寸晶圓廠,晶圓月產能突破700萬片。對此,IC Insights預測稱,全球新增的12英寸晶圓產能,將達到相當于2080萬片8英寸晶圓的水平。其中,大部分新增產能來自三星、SK海力士、長江存儲等存儲廠商。 無論是8英寸還是12英寸,它們的產能均在逐年提升。即便這樣,仍無法填補完空缺。去年12月,《國際電子商情》針對晶圓產能做了報道,援引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話來表述——“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,下游廠商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,預估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,邏輯、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象的地步。” 近期,有分析機構稱,12英寸晶圓也或將迎來產能緊張的局面。原因是,去年上半年,國內疫情剛爆發時,許多廠商對市場的預判、產品的規劃及備貨都偏向保守。而國內疫情受控之后,消費電子、服務器、汽車電子需求反彈,12英寸晶圓中高端芯片用量將明顯增加。在《國際電子商情》看來,供應端的產能新增速度,跟不上快速增長的需求,是當前晶圓產業最突出的問題。 晶圓產能吃緊延續至2021年上半年雖然8英寸晶圓廠正在擴產中,但是新產能需要與眾多的環節和要素積極配合。新晶圓制造產線的建設,需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,以用來建廠、購買設備、調試工藝、研發制程等,還要有專業的團隊來運營和管理。 目前,8英寸晶圓設備供應商極少,企業擴產主要靠二手的設備。去年年底,Surplus Global預估,全球市場約有700萬臺二手的八英寸晶圓制造設備在售,但目前的需求量在1000萬臺以上。該數據表明,8英寸晶圓的制造設備也處于緊張的狀態。因此,《國際電子商情》判斷,短期內8英寸晶圓的產能不會有顯著的增加。同時,我們也預計晶圓代工產能的吃緊至少會延續到2021年上半年。 最后,《國際電子商情》通過各企業的官網、研究機構等渠道,匯總了大量8英寸晶圓的產能信息,并在此基礎上制作了以下附表(僅供讀者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)。 |
|
上一篇:半導體大廠漲價函看膩了沒?還不如看看芯片市場行情 | |
下一篇:Microchip發函:訂單交期延長至54周! |